logo
搜索
zas

新闻动态

资讯分类

联系我们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苑路8号讯美科技广场1栋27A楼

电话:0755-83619888

传真:0755-83589360

zsa
/
/
/
深圳建工集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三年发展规划

深圳建工集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三年发展规划

  • 作者:黎健
  • 来源:集团行政人力资源中心
  • 发布时间:2021-03-05
  • 访问量:

深圳建工集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三年发展规划

  • 作者:黎健
  • 来源:集团行政人力资源中心
  • 发布时间:2021-03-05
  • 访问量:
详情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推动和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充分发挥企业在专业技能技术方面的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中的重要主体作用,强化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带动引领示范作用,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教育部关于《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的工作部署、《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省建设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工作方案》、《深圳市推进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深发改[2019] 1189号)和《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深圳市教育局关于开展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试点的通知》(深发改[2020]317号)等文件精神,公司制定以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三年发展规划。

一、发展思路

未来三年的时间里,公司将进一步巩固以往校企合作所取得的成果,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同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加快打造具有行业先进水平的技术人员教育体系,培养更多具有良好专业知识、实操技能和职业素养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促进工程类专业院校深化教育改革、提升教育培养质量,结合产业升级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校企双方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促进企业发展、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二、合作院校选择

以工科为主要优势学科的院校,为本次我公司校企合作优先选择对象,合作的院校包括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深圳大学、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

三、预期目标

(一)通过校企合作中的定向人才培养机制、项目合作、技术研发、学术交流平台等形式,拓宽企业与学校人才的视野,培养学校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提升企业自我研发能力及生产加工能力。

(二)通过校企合作中“招工即招生、招生即招工”,建立联合培养机制,通过“冠名班”、“订单班” 等形式,利用双方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学校育人机制和企业用人机制的耦合作用,通过共同制定招工招生计划、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共同参与专业建设、共同组建教师队伍、共同实施教育教学、共同开展考核评价,培养符合企业和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三)通过校企合作,为企业引进更多的优秀的、与需求相符且专业对口的学生提前进入企业实习,让实习学生提前了解岗位工作内容、企业文化,增进企业认同感,增加实习学生保留率,同时缩短企业新员工培训周期及培训成本,亦可缓解企业阶段性生产人员紧缺问题。

四、合作内容及方式

与合作院校确定的合作内容有:建设实训基地、定向人才培养、新型学徒制培养、学术交流等,随着合作的加深和需要,可以拓展更深层次的合作领域。

(一)建设实训基地

公司进行创新,与合作院校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建立良好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机制,为合作开展科研项目的教师及学生提供专门办公、实训条件,合作的科研项目做成真正面向市场、具有实用性的技术。

(二)定向培养人才

遵循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基本规律,充分发挥企业的龙头作用,建立订单式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双方根据订单班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共同制定学生实习实训计划并安排订单班学生到企业观摩、实训,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安排,配合教学计划为订单班学生提供实践项目,员工导师等方面的支持。关注参与订单培养学生的外部论证,实现培养内容的社会适应性和合作岗位针对性的充分兼顾与融合,在满足本企业合作岗位需求外,避免学生形成培养内容的针对性太强而知能面过窄,从而导致学生进岗后的转岗困难。

(三)新型学徒制培养

校企双方互认挂牌,员工培训合作。校方借助继续教育、职业资格培训等教育教学资源优势,按照企业要求,为企业员工提供学历提升、技能签定、岗前培训等提供条件。学校参与企业人才的培养,开办职工学校,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为企业长期培养优秀人才,并按培训结果发放相应国家职业资格等级证书。

在企业推行“招工即招生,招生即招工”模式。采用校企双制,工学一体的培养模式,以企业为培训责任主体,以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安全生产规范及职业素养为主要培养内容,通过校企双师、弹性学制等制度保障, 培养一批品德高尚、技能精湛、身心健康的企业急需的高技能型人才。

(四)学术交流

借用合作高校的国内外影响力,有选择的多与合作高校组织及举办专家培训、进修学习及技术研讨等活动,以拓展企业技术研发思路。

(五)科研项目合作

聚焦工程建设领域的前沿热点,结合企业自身发展需求,在智能建造、建筑信息化技术应用等共同开展技术攻关,依托大型工程项目,对前沿技术进行实践论证。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在超高层钢管混凝土结构、装配式建筑、建筑智能化建造、结构智能诊断等领域开展联合技术攻关;与深圳大学在先进复合材料应用、智能材料开发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和工程实践验证工作;与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等在混凝土裂缝修补、智慧工地、安全监测等方面开展合作,承接国家重点课题的工程应用示范工作。通过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探索产学研资政协同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模式,构建科技研发、科技转化、产业孵化和人才培养与聚集平台,打造建筑施工行业商端人才汇聚和培养基地。

(六)技能大赛

企业及学校高度重视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通过技能大赛激励学生认真努力学习知识技能,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实操技术能力。同时,进一步总结经验,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五、预期目标

2021-2023年,三年内建立并完善产教融合机制,开展企业实习实训及新型学徒制培养工作。三年内开展每年3个月以上实习实训累计达60人以上,培养新型学徒30人以上。

六、保障措施

(一)资金保障

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做到项目资金专款专用,严格按照项目计划和项目预算批复开展项目推进及资金使用事宜。严把项目资金关,内部定期检查,严禁项目资金截留挪用,确保资金安全运行。

(二)职责明确

与合作单位签订必要的合作协议,明确各方职责、权利和义务,合作范围及内容。保障学生在企业实训的设备、场地、导师等基本条件,确保学生完成实训任务,同时学校为企业人员提供培训、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三)加强沟通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施过程中,双方要定期沟通,就人才培养项目实施、学生实训、学术交流等过程进行不断的完善、改进,以便提高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

版权所有:深圳市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09100541号网站建设:中企动力深圳

电话:0755-83619888传真:0755-83589360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苑路8号讯美科技广场1栋27A楼

e
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