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搜索
zas

新闻动态

资讯分类

联系我们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苑路8号讯美科技广场1栋27A楼

电话:0755-83619888

传真:0755-83589360

zsa
/
/
/
深圳建工集团2018年党建研讨会顺利召开

深圳建工集团2018年党建研讨会顺利召开

  • 作者:库明慧
  • 来源:集团行政人力资源中心
  • 发布时间:2021-03-01
  • 访问量:

深圳建工集团2018年党建研讨会顺利召开

  • 作者:库明慧
  • 来源:集团行政人力资源中心
  • 发布时间:2021-03-01
  • 访问量:
详情

2018年12月29日—30日,为期两天的深圳建工集团2018年党建研讨会在肇庆市星酒店一号会议室顺利召开。集团党委书记葛咸华及所属各党支部书记等十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伊始,集团党委书记葛咸华讲话。首先,他感谢了各党支部一年来在党建工作方面的辛苦付出。他说,2018年岁末我们来开党建研讨会,一是为了总结2018年来所做的工作,二是希望通过此次会议促成各党支部之间的交流、沟通、借鉴,对2019年工作有更清晰的方向,与企业共谋发展,与企业齐头并进!共绘美好蓝图!

会议首先听取了各党支部2018年党建工作的总结,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指出了2018年工作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明确了2019年工作目标,纷纷表示2019年要继续执行“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无死角”的使命!

会议第二天,党委书记葛咸华做了主题为“牢记使命,苦练“三能”;凝心聚力,正本固原;甘当配角,促进发展”的讲话,确立了2019年工作主题。

一、牢记使命,苦练“三能”

“三能”是指什么?即拿起笔能写,走上台能讲,到项目能干。而什么叫使命?从国家层面讲,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习主席说的“中国梦”;企业层面,建工党委所属的各位书记,有什么样的使命——“横道边,纵到底,全覆盖,无死角”。把“中国梦”放到工作上来说,是我们书记工作的具体化,履行好这十二个字,也就履行好了新时期党的使命!为什么这么说?“中国梦”“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从整个民族出发,那么整个民族、各条战线、各个单位,都有其所从事的工作、行业,各自有各自的特点,围绕着“中国梦”“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使命,就需要每一个我们党的工作者,要履行好本职工作,把我们自己的工作做好。我们是建工的一份子,把工作做好,促进建工发展,从而吸纳更多人才、接受更多人就业,让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都走上幸福健康的道路,“中国梦”是一个一个“小梦”所组成的“大梦”,我们的使命是把我们的工作做好,就离不开这十二个字——“横道边,纵到底,全覆盖,无死角”,简单的讲,就是凡是经理无暇顾及的事情,其他专业领导不想管理的事情,这都是我们书记要做的事情!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的力量根基在支部,作为党的机体的“神经末梢”,党支部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堡垒要坚定,才能不被攻破!正因为这样,把对书记的要求与工作的使命结合,也就是“三能”,保证堡垒作用的发挥!做好这“三能”,务必要做到以下“五个切实”。

一是切实与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结合。对非公企业党组织的要求是,把握正确的工作方针、政策和导向,练内功,懂规范,不断推进党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二是切实与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廉政建设相结合,保证党组织的纯洁性、先进性和战斗力。

三是切实与党的队伍建设相结合。按照上级党委要求,做好新党员发展工作的同时,着力抓好“党员模范岗”的总结、推广和建设工作,做好“党员就是旗帜,党员就是标杆,党员就是模范”的示范作用。

四是切实与企业的自身实际相结合。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尤其要关心家事,了解家事,掌握家事,把企业当家,把员工子女当亲人,组织好,协调好,管理好,让企业有序运作,健康发展。

五是切实与关注时事政治、国计民生相结合。电视新闻、平面媒体、互联网信息,一般人可以不看不理,但书记不可以,因为书记是做政治工作的,必须关注舆论导向、社会倾向、发展方向,做好政治引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勇立潮头而不变向,才能带领党员群众紧跟党,实现个人小目标、企业大目标、国家民族复兴之路。

二、凝心聚力,正本固原

要知道我们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改的?军人的血统,国企的基因,民营的机制,很好的概括了我们走过的历程,三次嬗变,让我们走到今天。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讲好建工故事,不忘历史传承。这就是建工文化的底色。

怎样做好传承?讲好故事?让建工文化根植于企业的发展之中,必须做好“三个来”——不忘本来,吸收外来,开拓未来。

一是不忘本来。首先是让我们牢记建工的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过去的渐渐淡忘,人来人往,流水无形,退的退,走的走,能把建工的历史传承说清楚的人不多了,而对建工的由来,知道的人也越来越少了。如果没有当年的基建工程兵,没有深圳特区,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当时的第五建筑工程公司,就没有现在的建工集团,同样也没有我们。

在回首中铭记,在缅怀中传承,在开拓中弘扬是我们的责任所在。我们在任何时候,在文化的传承上面,还是要心平气和,理性对待。我们必须以冷静的思维,理性的思考和正确的观念来叙说、传承建工的文化。

我们是由部队,最可爱的人组成的,部队的纪律,军人的形象,拼搏的作风,不可泯灭,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不能丢,不仅要发扬光大,而且要在新时期赋予其新的内涵,成为我们对后来人开展教育的特色文化继承发扬,真正实现《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中提到的“建设企业先进文化,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要求,对此要好好把握,做好安排,做好落实。

二是吸收外来。互联互通时代,资讯如此发达,我们在固守自身文化特质的同时,一定要不忘学习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和特色做法,与时俱进。吸收外来,我们要做到,第一是积极组织参与非公党组织的各类学习班和高校的培训活动。不断提高企业文化管理者的理论水平和先进思想,将学界的精英文化、官方主导的文化、民间的大众文化,融于企业文化的建设之中。

第二是做好走出去请进来的学习实践活动。在做好企业技术技能培训的同时,要穿插进行文化方面的培训工作,即要走出去,主动向别人学习,更要请进来,对全员做好培训。同样,对所属单位从事文化宣传工作的相关人员,做好专业指导,尤其要对《建工之窗》报道员进行针对性的指引,提高文字水平和捕捉信息的能力。

第三是要结合2019年开展“六个人”的总结提高活动。实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结合,不断丰富“六个人”的宣传引导内容,对“六个人”进行系列排序,“敬业、互助、博学、负责、孝敬、行善”的相互关系,做到成为建工员工的行动指南。

三是开拓未来。不管建工如何改变,建工还都是时时刻刻的存在,已经过去的、正在经历的,还未来临的,我们都要做好送往迎新的准备。企业的发展需要借助文化的力量来推动,而文化的进步需要企业的发展来助力,二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

讲好建工故事是传承,学习别人是借鉴,开拓未来是创新发展。那么怎么开拓未来?我想应做好三个方面的联系:

一是企业发展与人文关怀联系起来。关心、关注、关怀员工的生存状态与人格尊严,发展空间与目标,让员工以建工为傲,以建工为家,与建工共进退,同发展,行稳致远,去实现建工员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是与质量、服务联系起来。通过近五年的努力,建工的施工质量和服务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受到业界的广泛认同和好评,对此要在进一步深化上下功夫,做出建工特色,成为“深圳建工,建筑未来”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是与时代的趋势联系起来。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固步自封,与时代同步,尤其在今天这个日新月异,一日千里的时代,知识的保质期越来越短,思想的折旧率越来越快,能力的迭代率越来越高,文化的创新发展一样不会停止脚步,因此,必须不断地学习超越。

三、甘当配角,促进发展

我们在书记的使命中已经讲的非常清楚,这样的定性,实际上告诉我们,书记是行政一把手的配角,补台不拆台是我们必须坚守的底线,配合到位,创造性工作,要把“三力”练好:

一是练好脚力。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实事求是,是党的优良传统。脚上常沾泥,脑中不缺料,深入项目工地,与员工打成一片,全面、真实、丰富、生动地掌握单位各方面情况,才能胸有成竹,有的放矢地处理好各方面的矛盾和问题。

二是练好眼力。多走也是多看,走而观之,增强对企情、民情和党情的观察、判断、辨别的能力,对企业发展非常重要。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才需求越发迫切,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建工发展的严重障碍,发现和培养人才,已经成为我们最为迫切的任务,加快构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升,人格塑造”的人才培养体系,首先要看准人,形成梯队,保证人才梯队建设与建工发展同步。

三是练好脑力。要做好理论知识方面的学习,不断充实提高自己,提升工作中的思考分析能力,完善知识结构和判断框架,掌握去粗成精、去伪存真的本领,要有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科学分析问题。要始终清楚我们是做人的工作的,我们是在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所以一定要在学懂、弄通、坐实上下功夫,真正把配角的工作贯彻好、实践好、做到位。

此外,我们还要认真做好工会妇女组织的各项工作,按计划稳步推行各项活动,做好团委工作,以活动来带动技术学习和进步,与青年员工的成长成才结合起来。把新员工的培训与现场教学结合起来,大培训统筹,小培训分组,大活动集中,小娱乐分批,以单位项目为单位,化整为零,分期分批,重在实效,贵在坚持,勤在不断,形式多样,寓教于乐。

最后,葛咸华表示,要加强基层党的组织建设,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企业中的贯彻落实,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任务,实现建工的传承有序,老树新枝,越做越大,健康前行!

版权所有:深圳市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09100541号网站建设:中企动力深圳

电话:0755-83619888传真:0755-83589360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苑路8号讯美科技广场1栋27A楼

e
ws